
近年来,安徽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加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推进与沪苏浙各层次交流合作,推动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组织有机衔接,促进深度融入。以毗邻区域为突破,加强互联。淮北市与徐州市、滁州市南谯区与南京浦口高新区、宁国市中溪镇与浙江安吉县鄣吴镇等各层面建立合作关系,签署党建共建协议。以产业集群为纽带,促进互通。淮北市围绕“五群十链”重点产业,瞄准沪苏浙13个城市的开发园区、协会商会、国有企业或上市公司,选派50名优秀年轻干部学习锻炼。以园区论坛为平台,深度互动。去年8月,安徽主办长三角地区园区非公企业党建论坛,沪苏浙皖各级组织部门、园区党工委书记和党建专家、企业党组织书记等,聚焦党建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和园区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展开对话。
机制一体对接,汇聚多方合力。开展多层次交流。省委组织部连续4年在沪苏浙举办党员出资人和负责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各级非公工委办公室主任培训班,累计培训350人次。推动多领域挂派。芜湖市选派100名年轻干部赴上海担任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部门负责人助理,开展沉浸式实训。促进多元化合作。阜阳市面向沪苏浙发布两批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共有284家企业1278个岗位。
资源有效链接,推动工作提升。以党建链接产业。出台关于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党建工作的意见,在229条产业链供应链上成立党委,构建以产业链供应链党委为依托的整链推进体系。省工商联组织商协会赴沪苏浙开展“双招双引”,引进项目投资118.4亿元。以党建提升园区。出台园区非公企业党建15条,完善园区非公企业党建领导体制。阜阳市推进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示范区建设,构建“1+7”承接产业平台体系。以党建优化服务。合肥市开展党建惠企专项行动,制定政治激励、融资帮扶等惠企政策。